最近很火的一则新闻里,00后CEO叫板前辈,说三四十岁的老一辈企业家根本不懂互联网。这种言论或多或少带着某种偏见或者片面的意味,但刚成年就坐上了职位金字塔的尖端,着实让许多工作几年有余却未爬上高级管理层的员工们汗颜。
很多人工作了几年仍然在原来的岗位上原地踏步,其中有些人可能是因为自身能力不足、文凭不高,但那些文凭颇高、能力也不赖的职员也没获晋升机会,又是为什么呢?不妨先来看看这个群体大概都是些什么人吧。
\ “别人家的孩子” \
他们从小到大一路上顺风顺水,进私立小学,上名牌高中,毕业于一流大学,主修最好、热门的专业,甚至出国在欧美top50的名校深造,都是邻居眼中“别人家的孩子”。但工作几年后,后劲不足,一直在中层挣扎,很难爬上行业的金子塔顶端。有些人会问,为什么曾经前半生的佼佼者在走入职场时却没有顺风顺水?所谓成绩优异的“别人家的孩子”凭着高校毕业.证、耀眼的履历没有扣动大公司、500强企业的大门?
似乎一流大学的清北复交毕业生进名企,迈上高管中产之路;二三本的毕业生去小公司,拿着月薪四千左右的工资,人人各得其所,是一种理所当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从小在学海中激烈拼杀,靠着老师、家长、体制的督促努力争上游,这些传统中国教育下“正确”成长起来的孩子们,在毕业时大多继续选择一条宽阔大道——去咨询公司、投行、四大律师所。社会的羡慕眼光给了名企耀眼的光环,也正因为如此,吸引了一波又一波“别人家的孩子们”。他们本以为这些光环可以带来成功的捷径,并因此复制成功之路。然而普遍现象是,工作几年后,高压的工作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追求事业成功所带来的短暂热情早已消耗殆尽。他们一面干着自己无关痛痒的工作,一面又在“上进”的裹挟下步履维艰。有的人因受不了压力,转向体制内或压力小的工作。当然,工作压力的大小并非有对工作评判上的高低之分,只有左右之别。此种压力大小只与投资风险曲线相关。
其实,人的生活与投资股票无异,有着金融学上的均值回归:是指股票、房产价格等无论高于或低于价值中枢(均值)都会以很高的概率向均值回归的趋势。
而均值的大小取决于你最原始的冲动和欲望——你内心深处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没有自身源源不断的兴趣动能,单凭自律、自.制的约束很难长久贯穿整个职业生涯。那些开辟先河的企业家、成功人士,看上去高高在上、遥不可攀,但他们事实上只做到了一件事——找到了自己的欲望定位标。
\ 战术上的勤奋掩盖了战略上的懒惰 \
很多人忽视甚至听不到内心深处的声音的原因之一是成长教育机制的裹挟。
“工作的目的大多是为了完成后得到老板的肯定和鼓励,以此作为下一份工作任务的源动力”,在《奇葩说》的一期节目中,老罗道出了许多员工的通病,“即使进入了职场,这一群体的人仍旧惯性运用着学习生涯的思维定式。”从小尝着的是奖励机制的甜果子,他们这种渴望“被奖励”的心理忽视了对自我意识探索。这会进一步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只需闷头做事,喜欢“被包办”。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渐渐地不知自己想干什么,即使新生些许想法后,又希望他人帮忙代劳,好似饭要喂到嘴边,嚼碎了,嚼烂了才能消化。这不应该是一个个真正成年人的认知与行为水平,仍是襁褓下的“巨婴”。
在当下这个市场愈发自由、分工愈发细致的社会,成绩和努力的价值在愈发被贬低。知乎上曾经的一篇热文《这个时代,寒门再难出贵子》讲的是阶级逐渐固化,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先行者优势逐渐淡去。因为这不再是一个单一指标包分配的社会,前半个学习生涯的学历优势在慢慢失去其原先应有的竞争力。
努力的人不在少数,最重要的一点是弄清楚大方向,这个大方向来源于内心深处的欲望。小米创始人雷军曾说过:“不要用你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你战略上的懒惰。”这也是许多“别人家的孩子”的一大通病——极度弱化自我意识的觉醒,做着社会舆论所认为好的事情。
\ 找到热爱,为工作而活 \
人是多面的,多到无法用单一的指标高低来衡量。按照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职业兴趣理论,就将职业人格分成了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类型。同样的,MBTI职业性格理论更是把人格细分到四个维度,每个维度两个方向,共八个方面。这说明出身名校的“别人家的孩子”之间的个体存在巨大的人格差异,忽视个体人格特征而一概而论的行为是存在问题的。因此,并非出生名校的职场人奔向咨询公司、投行、四大律师所等,这些所谓的“宽阔大道”是高人一等,是占领了职场金字塔尖的行为。工作选择的合适与否更应该注重更加细分、复杂的个性差异,而此科学方法正是在帮助你倾听内心最深处的渴望。
史蒂夫·鲍尔默(Clippers owner、微软前CEO)说过,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做到为工作而活。如果把工作和生活割裂成两座毫无交集的小岛,总想着能尽快抽身脱离,那说明此份工作违背你内心原始的冲动,你在做一份将就、不喜欢的工作。这并非不可取,或者说无可厚非,但你忽略了自我成长的关键因素,忽略了围绕核心竞争力建设个人的品牌价值。相反地,找到了那份渴望后,把工作和生活结合起来你才可能会没有这份逃避感。在生活的过程中,吸收、充实,围绕着自己的那份想做的事、和想成为的人,围绕一点开发并扩充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是聪明之举。
作者:吐司 来源:世界经理人 发表时间:2017-10-13